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_智力开发

我见过这样一个女孩,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带她去学游泳。她的脚是平的,俗称鸭脚她一学会游泳,就能学得很好。教练认为这个孩子在游泳方面是可塑的天才,建议她妈妈把她送到市体校,她将来有机会加入国家游泳队。

女孩的妈妈拒绝了,然后女孩放弃了游泳训练。上小学的时候,周围的女生都在学钢琴,这个女生就开始学了。到了小学三年级,她妈妈给她报了英语辅导班。到了小学六年级,钢琴课就已经停了。在这门课的中途,她还上了绘画、舞蹈等其他兴趣班。由于考试的压力,英语课外班一直在开,但是在小升初的时候并没有明显提高她的英语成绩。

一年级的时候,女生突然意识到,有天赋是一件很显眼的事情。她告诉母亲她想学琵琶,母亲给她报了一个班。但此时学业压力太重,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学了几次,也没什么。

等女孩到了高中,虽然长了一张天使脸,但游泳天赋早已失传,游久了会呛水。对绘画、舞蹈、钢琴、琵琶等不感兴趣。她花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不用说英语了,这是可以实现的。

以上案例并非个案。如今,父母对孩子的兴趣有两种极端的看法:

1.让他学他想要的,总会找到他真正喜欢的。

2.兴趣就是乐趣,学不学都可以。什么都没学到,但还是过得很好。我为什么要让我的童年那么累?

也许孩子在某个时期的某个认知里表现出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天赋。比如,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画了很久,也不觉得累,有的孩子觉得画画真的不好玩,没画几笔就跑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会画画很久的孩子,对画画很感兴趣。你问他喜不喜欢画画,他也会说喜欢。但是如果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去绘画班试图固定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他们可能不久就会害怕困难,他们的父母不会感受到他们对绘画的热情。即使不上这个兴趣班,他们也回不到最初对绘画的迷恋。

他们没有绘画天赋吗?不一定。天赋不是随时贴在身上的标签。需要不断打磨才能成型。如果不去打磨,曾经拥有的可能会消失。开头提到的那个女生在游泳方面的表现是,她小时候好像有天赋,停止练习后这种天赋就消失了。

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兴趣是开始一个认知练习的敲门砖,但是如果学了一段时间就失去了最初的兴趣,那么两个孩子的开始和那些对这个练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没有区别。

如果有一天两个孩子在同一个竞技场上比赛,练的时间长,花的力气大的那一个赢的多。从根本上说,孩子有没有强烈的兴趣并不重要。重点是家长能不能和孩子找到一个他不强烈反感的兴趣,能不能再苦再累也坚持学下去。

如何坚持学习?请不要指望孩子从一开始就自动养成良好的自制力。良好的自制力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渴望。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强制和引导是绝对必要的。强迫性一部分是因为练习某项技能的过程极其枯燥,孩子的大脑发育并不完善,很难承受这种枯燥的感觉。

引导一部分是出于对孩子实际情况的考虑,不可能因为粗暴的强制让他产生强烈的反抗和叛逆情绪。如果这样的孩子在某项技能的练习中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就能意识到拥有这项技能的好处,然后他就会有兴趣积极地继续学习这项技能。

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大多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但在他们学习成绩好的事实没有实现之前,他们可能不喜欢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如果真的想学一门才艺,最多的时间是小学六年。初中以后,他们就没有更多的精力了。无论家长是出于功利心,还是培养孩子的情操,期望学习一些才能为小升初加分,都应该从一开始就坚持一两项,而不是花时间反复选择判断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以上内容出自大盘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