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篇以诚信为题的作文,在网上热传,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只是因为署名“我的县长之父”。

《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信息遭删除(征文题目引发热议,主办方删除获奖信息)-记录号

9月18日上午,山东省作协公布了一份征文获奖名单,引起轩然大波,上了热搜。因为,作为一篇廉政文化题材的文学散文,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要归功于钟东写的散文《我的县长之父》。《廉政文化征文》的获奖作品是《县长的父亲》,因为这几句话与电影《再见失败者先生》中的《我的区长的父亲》交织在一起,不禁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此后,微信官方账号德州作家协会删除了刊登获奖名单的文章,以及7月27日发表的征文原文,从而给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是有人恶搞还是作文里隐藏了什么?

9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真相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我的县长之父》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位名叫余志明的老县长。有知情人士透露,感谢全国媒体对德州作协事件的关注,当地不想引起太多关注,所以直接删除了原文,没想到舆论愈演愈烈。

这两天,小品《我的县长父亲》走红,是山东德州市作协公布的廉政文化题材文学作品征文排行榜一等奖。因为喜剧电影《再见失败者先生》中有类似情节,遭到网友质疑。

电影《再见失败者先生》中,学生原华获得全区作文比赛一等奖,受到班主任表扬,而原华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区长爸爸》。电影走红后,“我爸,区长”成为“拼爹”“拼背景”现象的阻碍。于是,小品《我的县长父亲》被一些网友圈了起来,到处转发。有网友调侃:这就是这篇文章获奖的原因吗?有了这个称号,能不得奖吗?

面对争议,德州市作协很快删除了这篇文章。

9月18日深夜,微信官方账号的“吃喝玩乐大德州”发文称,其实这篇文章真的很好很有诚意。作者虽非专业文学出身,但文学思想过硬。通过细腻的笔法,可以看出老一辈的风范,他获奖也是理所当然。获奖文章中提到的这位名叫余志明的老县长,1929年出生于新店镇东峪村。1943年参加革命,1948年10月入党。曾任雨城原王寨区区长、县民政厅厅长、宣传部长、雨城六区区委书记。1955年10月,26岁的余志明成为虞城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县长。

文章称,余志明的小女儿余志东介绍,每次搬家,父亲都会随身带着两个大木箱。里面有书和成堆的工作日记。每页都有编号,每本书都有编号。今天,余忠东将这91本日记捐赠给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我的县长父亲》一文于7月27日在德州市作协举办的“廉洁文化”主题优秀文学散文展上发表。文章写道:“在他59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当过县令、酒席承办人、挖粪工。他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没有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129本工作日记。他生前的故事我知道的不多。直到去年整理他的工作日记,我才知道,我那个没心没肺,小气又专一的父亲,是一个品德高尚,深受人民爱戴的清官。希望你不要因为文章标题有争议就否定作者和他父亲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