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宝宝应该怎样接触音乐?_艺术培养

中央教育学院研究儿童能力发展的专家表示,节奏感强的音乐有助于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实践也证明,从小就经常接触音乐的宝宝,无论是情感能力还是智力能力,都明显好于同龄的宝宝。家长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是如何引导宝宝享受音乐的。
第一,婴儿可以每天接触音乐。
婴儿可以通过听觉和其他音乐来感受和体验音乐。家长可以给宝宝哼儿歌,模仿宝宝发出的各种声音,让宝宝接触各种声音,比如身体、声音、乐器、环境。听音乐时,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摇晃、轻拍、爱抚宝宝。买一些安全的玩具,宝宝可以玩,还能发出音乐声音给宝宝玩。
第二,丰富2-3岁孩子的音乐体验。
2-3岁宝宝的个体音乐体验很重要,家长和老师不必强调他们参与一致的团体音乐表演。为宝宝提供多种音源,例如,选择性的音乐录制,即兴演唱的机会以及歌曲和曲目的积累。如果这个年龄段为他们打下了丰富的音乐基础,有助于宝宝日后理解音乐的概念。
在音乐方面,2-3岁(4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能够做以下活动:
演奏/阅读音乐;
比赛过程中自由即兴演唱;
唱山歌,作曲,允许有时候和别人不合拍,不合拍;
自由敲击简单的节奏乐器,在环境中探索节奏乐器和声音;
随着大人对孩子动作的敲击伴奏,走、跑、跳、跑、拍手、停;
知道什么是乐谱,称之为音乐;
创建;
探索自己声音的可能性;
游戏过程中即兴演唱;
在乐器和环境声源中创造声音;
听/描述;
关注所选的音乐曲目;
各种类型音乐的自发节奏;
理解唱歌和说话的区别;
通过节奏和运动的静止来表现对声音和静止的意识;
使用即兴节奏来表达对节奏、速度和音高的意识;
喜欢听环境中的音乐和其他音响;
喜欢听别人唱歌;
爱边打游戏边唱歌;
尝试有热爱环境的物理和音乐音源的音乐活动;
此外,有研究发现,让婴幼儿每天接触打击乐,可以让宝宝有节奏地运动,有效刺激宝宝的智力发育。而且,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打宝宝的身体部位,也可能有助于宝宝建立和发展发散思维能力,宝宝会慢慢掌握控制手臂肌肉的能力,更好地完成精细动作。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出自大盘站@dapan.cc,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