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幼小衔接,首先关注孩子的注意力_智力开发

崇文实验学校开设的体验课程是团队游戏。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一起做游戏,感受小学老师的课堂风格和氛围。

有一个团队游戏叫荒岛求生。六个孩子一组,老师给每组一个仰卧起坐的垫子,展开后告诉孩子:现在假设我们在海里有危险,而这些垫子是荒岛。我们应该设法让每个孩子登上荒岛,好吗?接受挑战后,孩子们非常兴奋。六个人抱着一个球,站在垫子上。凉席展开,容纳六个孩子并不困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但是更大的挑战来了。老师把席子对折,孩子们挤在一起,在席子上摇摆。

我该怎么办?老师们要求孩子们独立思考三分钟。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最矮的孩子站在中间,其他人一个个站起来,基本挑战成功,大家欢呼雀跃。

一位班主任说,让一些以前不认识的孩子聚在一起,通过游戏获得乐趣,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人互动合作,尝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很多家长关心的是怎么招生。学校给了回复。目前已批准招收8个班,每个班30人,共240人。具体招生时间还得等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按照往年的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预报名报名,4月中下旬统一招生。

主要会议

面试,学校会注意什么?

俞国弟校长说:我们关注的,也是我们希望父母小时候关注的。现在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知识比能力更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能不能读拼音,能不能识字,能不能教20以内的加减法。相比这些,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状态,阅读时的表情。

也有家长认为年轻收敛是突然袭击。如果暑假送去培训班上两个月,那就是收敛,缺乏坚持。有的家长着急,不行动,时间就浪费了。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年轻连接呢?

余校长说,首先要注意的是注意力,看孩子能不能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比如专心与人交往,看电视,独立阅读(绘本也可以)。专注的孩子会倾听和思考,他们会回应和推理。阅读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能独立坚持10分钟就不错了,能坚持半小时就不错了。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能力是倾听和表达的能力。于校长说:和一些孩子说话,会答非所问,这样的交流可能并不顺畅。有些孩子在活动中听了老师的话会反应很快,表达清楚。这就是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的是独立生活和独立管理的能力。于校长说:一年级的孩子经常忘带课本,他们的妈妈来学校拿。如果频率高,是不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弱了?家长可以想想家里有没有一件小东西是孩子自己收拾的,这也是让孩子有责任感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害怕一个人在家呆5分钟,我们也表示紧张。进入小学后,孩子会有很多独立活动的时间,比如课间活动,上厕所。这些都是他们上小学会面临的问题。

第四是时间观念。于校长解释说:让孩子明白两分钟不同于两小时。小学以后时间不像幼儿园那么自由,让孩子有时间感。

最后是精细化动作的问题,比如孩子握笔的姿势。于校长说:有些高一的孩子握不住笔,就是因为小肌肉群没有建立好。写作就是观察和动手,和动手能力也有很大关系。孩子搭积木,不要总看积木有多高,还要注意螺丝、孔洞等一些细节是否处理好。这就是细化动作。

文章出自DAPAN.CC大盘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