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行为标志代表宝宝的语言敏感期?可以做哪些准备?如果在语言敏感期抓住这个机会给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呢?
语言的关键阶段
蒙特梭利理论介绍了婴儿出生后的七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0-8个月)语言理解阶段之前。
特点:0-8个月的宝宝还不能和大人形成对话。宝宝这个时候听不懂大人的语言,但是努力过咿咿呀呀做自我训练,努力理解某些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思。
在前语言阶段,最重要的因素是成年人是否和他们说话,以及他们说得有多好。通过听、发声、模仿、呼唤、发出与行为相关的声音等一系列活动,开始宝宝的语言训练计划。
第二阶段:(9-12个月)语言理解阶段。
特点:发音器官正常,语言环境良好的宝宝,九个月开始真正理解成人语言,10个月开始进入口语的胚胎期。但由于遗传、教育、环境等原因,婴儿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的宝宝7-8个月就进入语言理解阶段,有的宝宝一岁以后才开始,这也需要家长耐心的观察和引导。
在这个阶段,父母大量的语言刺激和有效的引导对婴儿语言的真正习得至关重要。
第三阶段:(13-16个月)以词代句阶段。
特点:宝宝不会说完整的句子,但是会有一两个词代表一个句子的意思。但是宝宝开始尝试掌握词汇。它试图区分不同的单词并将其与特定的事物联系起来。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听懂小故事了,当宝宝开始不模仿大人说一些真实的话的时候,就说明宝宝的口语能力真正形成了。
第四阶段:(17-24个月)简单句阶段
特点:宝宝会说由简单句组成的复合句,开始进入语言的爆发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有爆发性发展。宝宝可以掌握更多基本的日常词汇,如常用代词、常用物品名称和他们经常做的简单动作。
第五阶段:(25-32个月)复句阶段。
特点:宝宝28个月左右,出现大量复合句,开始学会用语言评价人和事物。他也可以用语言支配他人,他也可以用语言进行最简单的组织活动。这个时期的婴儿容易出现暴力语言。因此,给宝宝创造丰富、优美、准确的语言环境,引导宝宝在生活中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不断辅助宝宝扩展句型,有助于提高宝宝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六阶段:(33-48个月)自我语言阶段
特点:自言自语阶段在3岁达到顶峰。宝宝特别爱说话,也能像大人一样加入各种活动,甚至牙牙学语一两个小时。这种自言自语的语言形式在3岁时达到顶峰,在8-9岁时完全消失。
第七阶段:儿童语言综合能力发展阶段(4-6岁)。
特点:4岁左右的宝宝开始有意识地掌握发音、用词和语法的规律,思维和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此时,家长应根据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语言发展训练计划,同时充分发挥大人的榜样作用,努力开发宝宝潜在的语言能力,从而分阶段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宝宝语言发展的指标如果宝宝的语言发展不是特别理想,家长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1.有没有适时让宝宝哭?
蒙台梭利认为,哭是语言的开始。从第二个月开始,宝宝的哭声就有了一定的意义。例如,婴儿哭表明他们饿了,困了,湿了,臭了。当他们状态好的时候,会有一些自发的发音练习,我们称之为咿咿呀呀婴儿语言。
蒙特梭利认为,父母永远不应该害怕婴儿哭。如果宝宝又哭又抱,又笑又喂,等于剥夺了宝宝接触发声和呼吸协调的机会。所以,如果家长确定宝宝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状态舒服,即使哭两次也无伤大雅。比如,可能一直躺在床上的宝宝,想让父母抱着他在身边哭着散步?那也许我们可以让宝宝再宠几分钟。
2.母亲是宝宝语言发展的直接影响者。
蒙台梭利认为,母亲与宝宝说话的多少、何时、以何种顺序等细节对宝宝的影响比父亲对她的影响更深远,因此母亲是宝宝语言发展的直接启蒙和影响者。
3.副食的加入促进了良好的口腔运动。
总是让宝宝吃太精细的食物,对宝宝的发育是有害的。给宝宝添加副食有一定的原则,从小到大,从稀到稠,从稀到稠。当婴儿拒绝固体食物时,需要调动口腔中多少块肌肉进行操作,同时需要协调多少个呼吸器官,所以这些都影响他的语言发展能力。
4.婴儿的语言是他们最喜欢的语言形式。
英语不等于非标准的语言形式,比如宝贝,过来穿好衣服,吃晚饭。这些是不标准的语言形式。蒙台梭利不提倡家长用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来引导孩子发展语言。那是什么?想象一下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音调、频率、速度、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的丰富性最容易被宝宝理解和接受。作为父母和宝宝之间的沟通方式,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拓方法。
5.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优秀、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语言发展的质量,而炫耀、指责、攀比家庭环境则是语言发展中的大忌。另外,过于精细的照顾会阻碍宝宝语言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如果你能从小给宝宝提供一个双语的环境,那是宝宝的幸运。因为六岁以后,语言敏感期开始消失,对多种语言的吸收和刺激会大打折扣。到时候可能就不能得到之前的刺激效果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大盘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