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有你没?_智力开发

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们就忙着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确,每个家长[微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急于求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在如此匆忙的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过程中,是否犯了以下四个错误?

1: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学钢琴的家长只关注孩子学了哪个曲子;画画家长只关注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算的快不快;学舞蹈的家长只关注孩子有没有学会跳一个完整的舞蹈。

注重结果只会给孩子和老师都带来很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调动他们的多器官、多感官,培养各种能力。比如学弹钢琴,手、眼、耳的协调很重要。耐心、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决定了他能否学习,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也让他感到快乐。这些品质,贯穿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家长看不到,但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比如舞蹈。一个舞步要练很久,给家长的印象是孩子上了几节课都没学到什么正经东西。但其实基本功的训练是为了给孩子完整的跳完整个舞蹈打好基础。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可能学不到一定程度。

误区二:周末去上兴趣班就像赶进度,没有亲子时间。

有些家长不在乎花多少钱,就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比如英语、影视表演、钢琴、轮滑。孩子忙,家长也忙。上周在幼儿园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周末都在兴趣班度过。

这个年龄的孩子离不开亲情。和父母在一起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了孩子心理和亲情的沟通,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生气等等。以后容易和孩子产生心理障碍,难以沟通。

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很容易让孩子厌倦、厌烦。他以后可能什么都懂一点,但是什么都不会。最好只选择一两门重点学科,学会学习其他学科。如果孩子在任何一个项目上有特殊的潜力,就应该多花时间专注训练。

误区三: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有的父母年轻时条件差,没有条件实现理想。但当他们有了孩子,他们把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比如一个家长,他的梦想是英语优秀,从小就让孩子在英语班学习英语,成绩稍差就批评。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承担父母的意愿,孩子的负担会太重,孩子学习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接近目标!

误区四:我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略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家长忽视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孩子上这个班或者那个班,让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对生活中的知识视而不见。

关注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投资的,但我们不能盲目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感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大盘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