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儿童科学教育_智力开发

不是理科数学物理!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误区。在我这一代的大多数人眼里,他们可能认为科学就是数理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后来我们老师推导出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开始努力学习科学。学不好,别人会说孩子好像没那么聪明的脑子,你可以学文科。
说到科学,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方程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把科学变成学科。也就是说,我们只关注学科中的具体知识,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甚至数学,而至于科学本身是什么,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受过教育。在国外的高中,学生在深入学习物理化学之前,总要学习科学哲学,搞清楚什么是科学。我觉得这是比较正确的方式。
科学来自人类对自然的真正好奇。事实上,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出现得比较晚。直到牛顿时代,科学认知的基本模式才逐渐确立。在此之前,我们都在用神话、宗教等等来解释世界。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好奇心,他们不断地想要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是否有规律可循,科学才得以展出。所以我希望孩子们的好奇心能得到保护,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时刻感受科学的魅力。
还有一点,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在有一种思潮把科学等同于正确,也希望家长能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这个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的价值在于,科学是我们现有的被实践证明合理的认知方式之一,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所以值得教给孩子。但是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科学解释不了的。很多领域是不科学的,有很高的价值,比如宗教,这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瑰宝。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多元化的态度。
科学上可证伪是什么意思?
你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科学是可以被证伪和预测的。可证伪有时候人们会误解这一点。可证伪就是证明科学是错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一个理论来说,可证伪性可以假设一个条件。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这个理论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理论有这样的条件,我们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它。
比如上帝是否存在这种东西,为什么不能用科学来研究?因为在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这个前提下,对于上帝存在这个命题,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说是上帝的意志,所以没有任何条件可以使上帝存在这个命题是假的。所以不能证伪,所以不是科研的范畴。
预测意味着你的结论在过去是对的,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在未来也是对的。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基于科学的这两个特性,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的规律来制造工具,开发技术,预测未来的情况。
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什么?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认知模式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事实依据,第二个是逻辑关系,第三个是批判性思维。
有什么事实依据?也就是说,所有的科学结论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我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证据之上,然后我才能相信。在科学领域,一个理论必须有事实支持。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都是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来证明理论。如果理论没有事实依据,那么我们就不能相信。
在科学领域,新的发现是如此之多。例如,当一篇新的重要文章发表时,科学家会迅速重复这个实验,即证实这个事实。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很多媒体一样,看到一个标题,马上改成一个更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传播出去。对孩子来说,重视事实依据,不会轻易被煽动性言论所吸引,他会更加关注背后的真相。
接下来的一点就是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事实依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桥梁。简单来说,你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个事实能支持你的结论吗?其实我们的教育是比较欠缺的。很多成年人,即使大学毕业了,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逻辑学,逻辑水平比较差。
我给你举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认为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理论。但如果你真的读过《物种起源》,这里面就有逻辑错误。例如,一个假设说,如果人类的祖先是猴子,那么人类的骨头和猴子的骨头就会有相似之处。人类的骨骼确实与猴子的骨骼相似,猴子的祖先是猴子。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我换个说法,你就认识到问题了。如果你的亲生父亲实际上是你的叔叔(父亲的哥哥),那么你看起来会更像你的叔叔。事实是你和你叔叔有点像,所以你的生父就是你叔叔。你意识到这里的问题了吗?在科研过程中,应该严格避免这种逻辑错误。

本文出自【大盘站】,如有疑问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