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儿童科学启蒙的误区_智力开发

儿童科学启蒙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科学启蒙不必太早,至少在5、6岁的时候。
孩子们带着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当他们很小的时候,这婴儿床里的科学家只是观察我们,他就兴致勃勃地试图去理解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听到的语言,不断地进行各种微小的实验,去理解这个世界。
国外科学研究发现,在0-2岁,儿童主要通过自由探索和自发实验,发展肌肉协调性,发展自身感知,形成对世界的感性认识。2岁以后,父母可以开始通过动作和肢体示范的方式,让孩子特别注意自然现象。
一般来说,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的科学启蒙了。所以,你从5、6岁开始,就让孩子的好奇心闲置太久了!
误区二:科学概念只有经过多年学习才能建立,童年印象并不重要。
其实很多关于科学的想法,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脑子里形成的。如果父母不给予引导,错误的观念会伴随一生。如果父母以同样的方式接受许多错误观念,孩子往往会继承这些观念。
看看这张照片。在孩子甚至很多大人的心目中,这样的场景是非常真实的。
发现问题了吗?
没错!北极熊生活在北极,不可能和南极的企鹅做邻居。所以,科学启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生活在一起,这样更好玩更有趣),让孩子在头脑中建构一个真实客观的自然图景。
误区三:对孩子来说,知道是什么够了,为什么还不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带着孩子走进一个花园或者一片田野,指着花草一个个地讲解:这是牵牛花,这是蝴蝶,这是& hellip& hellip好像小孩子学了很多动植物的名字,知识面很长。
实际上,孩子们更好奇的是动物和植物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
美国物理学家、原子弹理论的先驱费曼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在附近的树林里散步。当其他孩子的父亲忙着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鸟的时候,他的父亲鼓励他去观察鸟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
然后鼓励他思考后做出假设,然后验证。这是费曼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终身方法。在他上学之前,他的父亲在森林里教他。
误区四:男生比女生更适合学理科。让他们玩得开心。
男生比女生更擅长数学和理工科,这已经被证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教授Janet & middot海德博士用700万人的大样本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2008年,当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时,海德博士接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电话,只是为了告诉她:是的,我们班的数学和科学没有男女之分。
海德博士承认这种科学中的性别歧视杀伤力是巨大的,因为会挫伤女生从事数学或工科的勇气,也会影响数学老师对男生女生的态度,这样心理自动执行效果(对某件事的想象和担心越多,就越容易真正实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出自【大盘站】,有疑问请联系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