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想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跟着我们的节奏走,在阅读中也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问过程(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挖掘,直到孩子习惯并认同阅读问题非常重要。
第一阶段:根据孩子的兴趣提问。
孩子刚接触阅读提问法的时候,家长要从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出发点,他们在听故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来提问。
例如:
1.你刚才笑得那么开心。什么让你这么开心?
2.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妈妈/爸爸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你能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吗?
4.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问题?
5.你觉得自己像故事里的哪个主角?像哪一个,妈妈?像哪一个,爸爸?
6.你的小朋友中有谁读过这本书?到了学校,和朋友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是第一阶段。提问时,问题的核心点落在孩子的一些感受上,落在孩子对故事的一些相对肤浅的理解上,落在搞笑的情节上。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在提问,而是故事的延续。这种练习持续1-2个月后(在每晚50本绘本的基础上),孩子会逐渐适应,愿意参与互动。
第二阶段:深化难度,从故事开始。
当孩子习惯用互动的方式提问时,他们甚至会主动问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阅读过程被认为是好玩的/有趣的/非课堂的,他们会继续跟着我们的节奏。
第二阶段,当孩子已经理解并接受了被接受的妈妈在故事讲完后提问(家长也需要不断灌输提问的意识),孩子就可以成功地回答我们从故事/书为起点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例如:
1.这个作者真的很有意思。这本书写完之后我妈也不太懂。你明白了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你以前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4.这个故事中最有趣的片段是什么?你认为你会吗?
5.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写这样一本书?
6.这个故事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特别之处?
文章出自DAPAN.CC大盘站,转载请注明出处!